如何提高车间的执行力
摘要:本文阐述了执行力对于一个企业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燕化公司车间层面在执行力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对执行力较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如:管理制度不完善、对上级的决策执行不到位、激励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制度执行不严等。通过对原因进行剖析,结合燕化公司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车间执行力的一些解决措施,如:用科学发展观看问题、解决问题;明确目标和责任分工;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严细管理、精心操作;树立目标意识和时间观念,提高执行力的实效性;培养团队意识,强化沟通;把上级要求与车间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在一起,强调执行力的结合性;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树立积极向上的执行文化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在基层车间树立起敬业重德、主动积极、细节完美、做事到位、不讲借口、雷厉风行的工作氛围,上级的各种决策都将得到有力的贯彻执行,为燕化公司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执行力 车间 职工
前 言
我们在实践中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经过科学论证的目标不能变成期望的结果?实际上,其背后隐含着一个重要的现实,那就是执行不力。一个企业要让战略落地、目标变成现实,必须具有执行力。执行力是企业成长的关键,执行力强弱决定着企业的成败。
执行就是实现既定目标的具体过程,而执行力则是完成执行的能力和手段。换言之,一个企业在形成了决策、制订了具体计划后,达成目标的具体行为就是执行,而确保执行的能力和手段构成了执行力。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了执行力,再卓越的战略、再巧妙的策略、再严密的管理制度、再优秀的文化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执行力是企业成长的核心要素。进一步说,只有正确的执行才能让战略落地,只有准确的执行才能让策略实施,只有严格的执行才能让组织顺畅运行,只有尊重执行才能让企业文化扎根。企业是一个组织,是一个需要在市场上生存的组织,只有严格执行才能让组织产生强大的力量。
1车间的执行力现状
近年来,燕化公司的经营体制不断改革,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完善,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不断加强,但仍然存在上级的战略目标、政策、决策等难以全面落实或落实不彻底的现象,主要表现为:
上级制定了决策,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最终的结果与上级的期望相差很大。如:燕化公司近年来对装置现场管理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加强了现场管理的检查与考核力度,但有的车间对公司的要求消极应付,有的车间在执行过程中做表面文章,只是应付检查和参观,车间的实际管理水平并没有得到实质提高。
简单的错误重复发生,存在很多低老坏问题。各车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低老坏毛病,如:迟到早退、习惯性违章、现场脏乱差、跑冒滴漏随处可见、劳保着装不合格等等。更严重的是,很多人对这种现象习以为常,没有意识到这是问题。
部分职工积极性不够,存在互相推诿现象。不少人对自己的职责不清,且缺乏危机意识,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在工作中不能积极主动地想办法,遇到问题相互推诿,不敢承担责任。
没有大局观,不能积极主动地贯彻执行上级的决策。燕化公司为了加强物资的专业化、集中化管理,决定对基层单位的库存物资进行集中管理,但不少车间为了自己工作方便,对上级的决策落实不到位,仍有个别车间保留自己的小库房。
部分车间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制度的落实上没有严格执行,在车间内部还是粗放式管理,个别的还存在“一言堂”现象,没有积极推行车间民主管理,使得职工对车间的一些决定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存在抵触情绪。
2 原因分析
2.1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有的车间内部的管理制度本身有缺陷,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使职工无所适从,或者制度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没有形成有效的内控体系。另外,部分制度的条文不严谨、不明确、不细致,在出现问题后没有可依据的规定或车间的规定模棱两可,只能临时商讨处罚办法,这就造成了管理上的随意性,使得职工对车间的处理心中不服,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2.2 对上级的决策执行不到位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车间领导层。车间领导层是上级决策的执行者,是上级领导层和基层班组与职工之间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有些车间领导对上级的决策理解不深、认识不足,或者出于本部门利益的考虑,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的过于强调本部门的客观原因,执行的不主动、不尽全力;有的对上级的“精神”进行了“过滤”,只执行对自己有利的部分;有的在执行中出现偏差,偏离了上级决策的本意。二是班组和职工。企业战略的最终实施都体现在班组和职工身上,通过每个职工的行动来实现上级的决策,这就要求企业职工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和执行力,但现在有些职工的业务水平低、责任意识差、没有危机意识,使得一些很好的企业战略无法有效实施。
2.3 制度执行不严
为什么许多问题是屡查屡犯呢?为什么有那么多“低老坏”的毛病且长期存在?除了没有得到基层领导的足够重视以外,制度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是一个重要因素。燕化公司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企业管理的每个方面都建立了细致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但在制度的落实上,由于种种原因却并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制度执行不严上,一件事情,明明有明确的规定,但没有严格按规定执行,使得制度的作用被削弱,这是现实中大量简单的问题反复出现、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与国外先进企业在管理上差距很大的地方。
2.4激励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各个车间虽然都有一套职工奖惩办法,但在实施运用中往往出现偏差,或没有充分利用这些制度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有的车间只重视负面激励,表现是批评多、表扬少,久而久之,使职工产生抵触心理。上级在对车间的工作进行检查上也是如此,集中在查问题并进行考核上,没有对车间的工作提出有指导意义的建议和意见,使得车间和职工只是被动地应付上级的检查,这种检查起不到激发职工工作主动性的作用,对工作的绩效也很难有实质性的促进。
2.5职责不明确
一些车间在工作和人员的安排上缺少计划性、针对性,没有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特长和工作性质进行合理的分配,车间领导在安排工作时缺乏沟通与协调,或者造成一项工作几个人都在做,但出现问题谁都不愿负责、相互推诿的情况;或则造成重复劳动,浪费人力物力。
2.6没有充分发挥民主管理
上级的各项决策必须通过全体职工来实现和落实,如果普通职工在车间的重大决定中没有发表自己意见和建议的机会,会使得职工认为车间的事与已无关,甚至对车间领导产生不信任感,导致对车间的决定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车间的想法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再好的工作思路也不可能得到好的效果。
3提高车间执行力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执行力不是几个人的事,而是由“整个系统”来保证的。换句话来说,应该“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正确地把事做好”。我们觉得要提高车间执行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树立科学发展观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提高车间执行力的前提条件。执行力的科学性,就是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和处理车间的问题。对于车间领导来说,缺乏科学的发展观,在执行中就容易产生不切合实际甚至错误的执行思路。特别在我们石化系统“集约性、质量型、效益型”的发展思路下,要求车间领导必须对装置有深刻的理解,对车间工作的重点、今后的发展、上级领导的要求和职工的能力都有明确而清醒的认识,在这个大框架下理清思路、统筹安排车间的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不切实际,防止“车间工作凭感觉,执行活动无科学”,使自己的执行决策符合车间工作的客观规律。
3.2坚持民主管理
在车间管理上充分发挥民主的作用,这是提高车间执行力的本质所在。车间领导执行上级的经营思路或工作意图,主要靠车间的普通管理人员和班组职工来实现,车间领导身处企业经营管理的第一线,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必须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广泛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能搞“暗箱操作”。只有车间领导者和执行者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执行才会有力度。在车间重大事情的决策中应广泛听取普通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在制度的执行上做到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真正做到让职工心服口服。这样的车间领导才能在职工中树立起威信,职工才能自觉自愿的执行车间的决定,而不是消极怠工,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3.3明确目标和责任分工
一是明确目标。车间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实现安全稳定生产、保证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顺利完成。如果工作的目标定错了,执行力越强失误也就越大。只有目标明确了,执行力才有了前进的方向,才能在工作中形成一股合力,从而更好地促进目标的达成。
二是落实责任。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将目标量化、细化,并层层分解,责任到岗,落实到人,让执行者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做错了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三是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实施过程是一个系统,需要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紧密配合才能达成最大的成效。这就有如新“木桶理论”,虽在修理木桶时将短板全部换成了长板,但若不考虑每块长板间的缝隙,水还是会从缝隙间慢慢流走的。单个部门、团体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如果各部门、车间不能很好地协调配合,就像木板间出现了缝隙,必然会发挥不出系统的最大效能。因此,通过落实责任,理顺流程,加强沟通,才能消除各部门、各环节的缝隙,减少漏洞,达到“资源最优配置”。
3.4从细节入手,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有人说:“企业失败不外乎两条:一是高层决策失败;二是中下层在细节上出了问题。”所以,即使内部管理机制非常完善的企业也难以完全规避由于细节的失误而导致失败的风险。在执行决策前,车间领导者要明确下属的工作分工和岗位职责,根据决策的具体内容,把重点执行责任落实到单位、部门和个人。特别在系统专业管理过程中,要全面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使指标的设立更针对工作的重点、弱点和难点。注重对绩效目标和任务的分解落实,细化对职工的考核指标,使指标设立更科学、更实际、更便于操作。同时要加强对绩效考核、评估和回馈,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导作用和督促作用,不仅要使职工知道做什么,更要使职工知道如何开展工作。车间领导者要经常深入车间了解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倾向,严肃处理顶风而上、执行不力的人员,促进决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3.5 注重提高执行力的实效性
在“时效性”上下功夫,是指车间领导应提高执行行为的效率。车间工作,千头万绪,关系复杂,执行起来不那么容易,如果车间领导不注意方法和艺术,不讲究实际效果,有时虽然表面上看是在“执行”,其实是做表面文章,走过场,穷应付,其结果是“雨过地皮湿”,收效甚微。因此,要求车间领导者要牢固树立目标意识和时间观念,务必使执行目标清晰、量化,易于检查、考核,明确执行过程各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让职工明白何为先为重为急、何为后为轻为缓的执行顺序,人人清楚自己的执行目标,完成目标与否的奖励和损失。如会议安排和落实工作,不能不开的会也不能常开会,要讲究会议成本和效率,只通过会议适时督促落实和检验车间工作的实绩。
3.6增强团队意识
增强团队意识是提高执行力的一个有效方式。车间领导的执行力就是使每个职工在不同岗位上通过合理分工协作,做到人适其位,物尽其用。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依靠团队来实现的,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组织协调,而车间领导者的执行力就体现在发挥组织协调中的"有效沟通"作用,即要通过沟通让别人准确理解你的意图,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以及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阻力。积极培养团队意识,强化组织沟通协作,落实执行责任,切实增强决策的贯彻执行力度。
3.7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
提高职工素质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增强执行力就要不断提高职工素质。作为执行环节的最终落实者,职工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车间执行力的状况。职工执行力的高低跟职工的知识技能、对制度的认知程度及对工作的满意度等密切相关。因此,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车间可针对不同层次的职工,采取差别化培训:对于班长和工段长、技术员,要着重对政策、形势分析、管理艺术、国内国际同业先进的经营理念等方面进行培训,帮助其掌握主流趋势;对班员加强对其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其日常操作能力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对于同一专业、同一岗位而具有不同素质和能力的职工,也要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如可开展拓展式培训,针对生产运行过程中碰到的难点、疑点等问题,确定主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座谈,切实解决实际操作问题,会起到较好的培训效果。同时,要对培训进行反馈与跟踪,还要尽量让职工参与制度的制定,提高对制度等的认同感。如培训效果检查考试,培训结果评述,培训结果运用跟踪、指导改进,反馈面谈,提出新的培训需求分析。
3.8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有效的激励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手段。如果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又有什么决策会执行不下去呢?车间应根据职工在不同阶段、不同部门、不同岗位,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方法和技巧。为进一步发挥职工的潜能,实行岗位职责与绩酬挂钩考核;为促进有效发展,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和评价办法。同时,任何一项激励措施,可能会引发职工的各种行为方式,但其中的部分行为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因此,在配套的激励机制基础上,应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否则职工只想得到好处,其行为就会偏离组织目标。执行力的培养是以切合实际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依托和载体,没有一个好的激励约束机制,肯定没有执行力。如对应查出而未查出问题的监管人员也要形成一定的约束,这样责任才能最终落实,制度才可以得到实施,战略也会成为一种具体的行动,最后管理的目标和理念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实现。
3.9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
健全的监督体系是提升执行力的有效保证,可从管理体系上形成对职工的有效约束。车间一要加强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及时组织职能组履行监督检查的职责,通过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二要建立整改机制,规范职工行为和稳定职工思想的后续监督,建立整改机制,做到检查处理到位、责任追究到位、问题整改到位,建立长效机制。
3.10树立积极向上的执行文化
为了给全体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企业自身要有良好的执行氛围,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让执行根植于企业文化中。因此,车间应坚持以人为本,培育积极向上的执行文化。首先,提高职工的满意度,要做到尊重职工,为职工提供能力发展的空间,关心职工个人价值成长和生活空间,使职工怀着满意的心情去工作,从而实现满意的绩效。其次,重视职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执行文化的建立需要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车间要根据每个职工的特点,结合本行工作需要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使每位职工都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激发其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最后,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既施以一定的压力又赋予适当的减压渠道。如开展一些等能体现团队精神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团队执行力和凝聚力。
4结语
以上是我们在工作中对执行力的一点粗浅认识,或许会有认识不够之处,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提高。执行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上下级之间和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执行力的提高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多观察,多思考,认真分析,及时调整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车间工作的执行力,提升管理水平。